茯苓是松树之精,是仙家和皇室养生圣品,有仙草、不死面之誉。因不分四季,应用广泛,而且药性平和,老幼皆宜,古人称之为“四时神药”,央视健康频道称之为“平民补药”。茯苓是利水渗湿兼健脾和胃的要药。适合湿气偏重的现代人食用。
说到茯苓有几段古,一是流传千年的“三苏茯苓粥”,传说大文豪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体质很弱,夏不胜热,冬不耐寒,胃口极差,后来他查看医书,得知茯苓能够健脾祛湿,并且益气开胃,就坚持用茯苓煮粥来吃,后来身体恢复了健康,遂向父亲、兄长及家人推荐,后来一家人都喜欢吃茯苓粥,苏轼还发明了茯苓饼。二是康熙皇帝,他幼小时得了天花,虽然治好了,但身体很差,后来吃了茯苓,身体康复了。三是慈禧太后,她的养生方中十之有九有茯苓,尤其喜欢吃茯苓制作的茯苓饼、八珍糕等。喜欢吃茯苓的几位大咖都身体健康并获得高寿,有了这几位大名人的加持,茯苓名声大振,茯苓粥、茯苓膏、茯苓饼等美食流传至今。
茯苓吃法多样,可煮粥、汤、甜品,打粉可制作面条、馒头、包子、饼、糕等,茯苓饼、八珍糕更是北京特产,茯苓膏是备受欢迎的消暑食品。
一、茯苓粥
茯苓祛湿粥:茯苓15克、薏仁米15克(炒黄)、眉豆10克、红枣6颗、木棉花2朵、红米50克、小米50克、广陈皮1朵。
茯苓安神粥:茯苓或茯神15克、桂圆肉15克、百合15克或鲜百合30克、北沙参10克、黑米50克、红米50克、花生20克。
核桃茯苓百合(安神补脑)粥:核桃仁30克,茯苓、百合各15克,大米60克。
茯苓清补粥:茯苓15克、百合15克或鲜百合30克、北沙参10克、红豆10克、山药10克、桂圆肉15克、小米50克、玉米渣50克、春砂仁1克。
备注:此类粥可用纯大米,也可用各种粗粮,如小米、红米、黑米、玉米渣等,搭配豆类,还可大米搭配粗粮和豆类。
二、茯苓汤
灵芝茯苓炖乌龟:茯苓15克、灵芝20克、山药30克、乌龟1个,姜片20克。有滋阴祛湿、健脾胃、安神益智的功效。脾胃阳虚、尿多、滑精者不宜多吃。
茯苓大力汤:茯苓15克、土茯苓15克、牛大力30克、猪骨750克(排骨500克或鸡一个)。有健脾祛湿、促进排毒的功效。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
茯苓五指毛桃汤:茯苓15克、薏米(炒)15克、五指毛桃30克、猪骨750克(排骨500克或鸡一个)。有补气健脾、祛湿的功效。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
三、茯苓茶
茯苓枸杞茶:茯苓6克,枸杞3克,红茶6克。共煮10分钟,取茶汁即可饮用。适应症:健忘、心悸、肾阴虚。
茯苓灵芝菊花茶:茯苓7克,菊花5克,灵芝6克。灵芝和茯苓先共煮40-50分钟,再放入菊花,煮沸关火,浸泡1分钟,取茶汁即可饮用。适应症:肝火重、目痛、水肿。
茯苓灵芝薏栀茶:茯苓7克,灵芝6克,薏米10克,广藿香7克,栀子5克。灵芝、茯苓、薏米先共煮40-50分钟,再放入栀子、广藿香煮5-10分钟,取茶汁即可饮用。有健脾利湿、疏肝清热的功效。
茯苓灵芝陈皮茶:茯苓10克,灵芝6克,陈皮5克。灵芝、茯苓先煮40-50分钟,再放入陈皮煮沸1分钟,即可饮用。有清热祛湿,和胃安神的功效。
祝各位朋友过一个吃得好、睡得好、爽爽的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