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健康科普
金寨中药材产业化调查:多元投资拉动增强朝阳产业后劲
来源: | 作者:ahqiaokang | 发布时间: 2014-03-15 | 98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中药材天然产地,为全国22个中药材基地县之一。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37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省定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县产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中药材天然产地,为全国22个中药材基地县之一。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37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省定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县产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
       近年来,西洋参、灵芝也在本地人工栽培成功,远销上海、香港、广州等地。尽管近年来金寨县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上作出了有益探索,药业产业化之路已具雏形。但如何变资源为财富,建强朝阳产业,实现绿色繁荣,还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朝阳产业呈蓬勃之势
      冬季,草木枯黄,落叶纷纷,而金寨县生态农业观光园内的中药材基地却见春天般生机。一走进智能温室连栋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青翠的小嫩芽,被栽培在盛着中药的小盆里,这里的负责人桂立新告诉记者,“我们利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来扦插石斛苗,这个大棚内有十万多盆铁皮石斛正在育苗。”
      近年来,金寨县中药材生产取得长足进展,涌现出许多具有基地建设潜力的示范乡镇。沙河乡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中国灵芝第一乡、安徽银杏第一乡之称。以生产灵芝、银杏、天麻、茯苓为主,西洋参、桔梗、山茱萸等有一定规模种植。灵芝发挥品牌优势,培育出黄板赤、紫芝、日芝等优良品种。根据当地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采用高产袋料栽培,并逐渐培育出十余个品种,年产值25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该乡在灵芝生产上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科技投入上下功夫,多方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突出绿色无公害化生产,形成了菌种制作、生产物资供应、技术服务、购销开发等一条龙产业化网络,并积极与制药企业合作,发展灵芝定点生产基地。将银杏作为中长期发展项目,掀起了栽植银杏的高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寨县造就了一批素质较高、信息灵通的中药材销售大军。陈执田就是其中一位药材营销大户,他常年在上海、亳州、广州、香港等地销售灵芝、天麻等地道中药材产品。目前,在金寨专业从事中药材经销的人员达1000余人,销售优势十分明显,有力地推动了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以中药材购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安徽金寨德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该企业生产灵芝孢子粉胶囊、灵芝孢子油胶囊等,年生产能力25吨,年产值2800万元,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中药材种植品种不但增多,还逐渐具有了品牌优势。据了解,至2008年底金寨县发展中药材达2万亩,其中,茯苓150万窖、生姜8000亩,天麻300万窖、灵芝1500万袋、西洋参350亩、魔芋100亩。全县仅天麻、灵芝、茯苓、西洋参四项实现产值1.5亿元,成为全国灵芝生产第一县、安徽天麻生产第一县、华东地区连片种植西洋参规模最大基地县。随着天麻野生改家种,西洋参、灵芝等引种成功,中药材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传统产业“牵手”现代化企业
      在今年11月召开的省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金寨县两个中药材类招商项目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个是中药材保健饮品开发项目,拟对野生中药材进行抚育,发展人工种植基地,计划新发展万亩绿色药用植物园,建设1000亩的生物高科技工业园,新上年产5000吨重要保健饮品生产线。另一个是安徽省浩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拟新建15000平方米的储藏库,为药农提供5000吨中药材的保鲜、冷冻、保管、配送、代销业务。这些招商引资项目将为中药材生产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发挥产销枢纽作用。
      事实上,为发展中药材产业,近年来金寨县先后成立了菌药生产办公室、中药材生产办公室,引导民间成立中药材协会等,为实施中药材产业化奠定了组织基础。确立中药材作为县域经济重点主攻方向之一,加强了中药材产业化的政策引导。引导群众扩大药材生产,大力发展地产中药材生产,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化。近年来,该县政府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成功引进了企业化生产模式,为中药材发展走上现代化道路打开了市场。2003年该县吸引了合肥立方制药公司整体收购县中药提取加工厂,成立了金寨县立方制药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生产银杏黄酮等中药提取物,年产量5000公斤,拉动银杏规模化种植和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在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上迈出坚实步伐。
      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成立的金寨县大别山林艺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1亩,于2007年投资新建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温室连栋大棚占地3072平方米,钢构大棚四栋960平方米,建立以蓝莓、大别山石斛(霍山石斛)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植物示范园,利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扦插石斛苗、蓝莓苗,现已形成石斛基地4亩、蓝莓基地150亩,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今年,蓝莓和石斛品种部分产品上市,获得市场认可。目前,该公司已经与皖西学院、浙江省丽水市农科所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达成科技合作关系,以产业龙头为带动,从育苗-种植-加工-产品经营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为金寨县引种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药材品种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产业化发展还需重拳出击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仍有制约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因素。一方面,发展中药材产业还缺乏龙头企业的牵引。虽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了一部分企业来发展中药材产业,但从企业的产品来看,中药材产业还缺少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品牌优势,是中药材生产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GAP认证成为农产品进出口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GAP认证的产品将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中药材打入国内外市场起到积极作用。但种植户们对GAP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态度不积极。同时,中药材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以农户自行种植为主,由于分布零散,形成粗放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提高集约化程度受地域和自然条件限制,规模效益有待提高。破解这些制约因素,仅靠种植户逐步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和企业自身转型发展还不够,更需要政府积极行动,优惠政策扶持、多元投资拉动和服务体系支撑。